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著床我們稱之為宮外孕,正常的情況下,精子與卵子會在輸卵管內相遇后形成受精卵,受精卵通過輸卵管蠕動到子宮腔內,并在子宮內膜壁上生根發芽。如果在游移過程中出現意外,受精卵就有可能脫離正常的軌道,來到子宮腔之外的地方落腳,這就造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宮外孕。那做試管嬰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宮外孕呢?因為試管嬰兒不需要輸卵管的作用,是直接把胚胎移植到宮腔內的。
在試管移植周期中,子宮內膜一般至少要達到7mm才可以進入移植窗口期,我們把在一定雌激素作用后,超聲檢查下子宮內膜低于7mm,稱為子宮內膜過薄。子宮內膜是有周期變化的,我們主要是以胚胎移植前作為標準,患者朋友們千萬不要隨時去做個B超檢查發現內膜只有5mm,然后慌亂的找醫生說內膜太薄了。一般來說,子宮內膜在臨來月經前是最厚的,月經的過程就是子宮內膜脫落的過程,所以月經過后也就是最薄的時候。在月經第6-14天,隨著卵泡生長、雌孕激素分泌,內膜逐漸增長,排卵期過后,內膜基本停止增長或者緩慢增長。
在我們做B超檢查時,會經常有患者會拿著檢查單子來問醫生,卵巢顯示有囊腫怎么辦啊?嚴不嚴重?會不會影響我懷孕?甚至有些正在做試管準備進入促排階段的女性也會問,這樣的話是不是就不能促排,這個周期要取消了?
前幾天來訪的一對夫婦挺有意思的,繪聲繪色的跟我們說著:最近在小區散步看到好幾對雙胞胎、龍鳳胎,以前這種現象還挺少的,開始還以為是備孕期間營養好了,以為現在生龍鳳胎這么容易,一問才知道人家是做的試管嬰兒,所以來醫院咨詢一下,他們也想通過試管嬰兒要一對龍鳳胎。
在我們的門診咨詢中,因多囊卵巢綜合癥導致的不孕不育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,對于這一病癥的討論也日漸增多,在育齡期婦女中能占到 6-10%,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看法也呈兩極分化的趨勢,有些人認為,多囊卵巢不必太緊張,改變生活習慣,監測卵泡就可以正常排卵,自然懷孕。有些人也因為一兩次的失敗,覺得多囊卵巢綜合征這輩子要孩子幾乎沒希望了,心理壓力日益增大。
在如今的不孕不育治療中,很多人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成功懷上了自己的寶寶,但試管嬰兒也并不是百分百成功的,從促排到移植成功每一步都像在過關斬將,尤其到了移植這一步,準媽媽們可謂是做足了準備迎接一個寶寶的到來,那么,移植后有什么注意事項可以提高著床成功率呢?
自然流產及胎停育是常見問題,自然流產是指非人為目的發生的流產,大部分發生在12周以前,我們稱之為早期流產,據統計,自然流產占所有臨床確認妊娠的15%,原因多樣,我們今天主要從男性最常見的幾條因素分析下
在我們臨床治療中,除了甲亢,甲減作為一種內分泌疾病同樣很常見。而且有些備孕媽媽在治療中還會出現甲亢、甲減相互變化的情況,這對有生育需求的夫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。甲減是否比甲亢好治療?有甲減的患者可以直接做試管嬰兒嗎?
在我們試管嬰兒的前期咨詢中,很多人都會問到一個問題,試管嬰兒是不是要打很多針,吃很多藥,聽說這些都是激素藥,那會不會對身體有很大影響,比如雌激素攝入過多導致子宮內膜增生,從而誘發腫瘤,如果這樣的話,還做試管嬰兒嗎?這些藥物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呢?
在求子路上,做試管嬰兒可能是大多數夫妻最后的機會,但這條路也不是就一路暢通無阻,能走到移植這一步的夫妻已經屬于幸運兒了,接下來胚胎著床可謂是關鍵中的關鍵。胚胎移植前,要對子宮內膜環境、厚度、身體激素情況進行各種監測,如果說胚胎是種子,內膜就是土壤,有了好的種子,土壤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,那么該怎么把這片土壤打理的更好些呢?在胚胎移植前我們該做些什么可以提高著床成功率呢?
李先生和張女士在婚姻的愛河中已經走過15年,雖然生活富足,婚姻幸福,但始終沒有自己的孩子,這對于處在中年時期的夫妻來說,是殘酷的。李先生說他和妻子算是晚婚的,太太比他小6歲,身體一切都很正常,但是他自己去醫院檢查,醫生說他是弱精癥者,李先生始終對太太張女士有愧疚之情,但是太太每次都給李先生安慰,說總會有辦法的。為了要孩子,曾經李先生夫婦在國內做過2次試管嬰兒,但是結果都以失敗告終,唯一慶幸的就是當時張女士還在美國進行了卵子冷凍,當時冷凍了15顆卵子,到現在已經有5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