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病史與體檢:病史與體檢包括主訴現病史、月經史、婚育史、既往史、家族史以及男女生殖系統常規檢查。對于患有生殖器炎癥、月經不調、閉經、功血、內異癥等疾病的患者,首先需要治療原發病。
(2)輔助檢查: 1)陰道B超:用于檢查子宮、卵巢以及盆腔的情況。
子宮:檢查子宮的位置,測量子宮的大小,觀察內膜的形態??梢园l現幼稚子宮、小子宮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息肉、鞍形子宮、雙角子宮、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等異常情況。
卵巢:檢查卵巢的位置、大小以及竇卵泡的數量。卵巢的正常位置在子宮兩側附近,如果卵巢遠離子宮或位于子宮上方,則提示存在盆腔因素。卵巢的大小和竇卵泡的數量是預測卵巢儲備和用藥反應的指標之一。
盆腔情況:注意有無輸卵管積液、盆腔積液、炎性包塊等,如果存在這些情況,將影響促排卵的用藥效果,應該先進行消炎、穿刺或手術治療。
2)血清內分泌檢查 基礎內分泌:對于有月經的女性,在月經來潮的3~5天內測定卵泡刺激素(FSH)、黃體生成素(LH)和雌二醇(E2)。對于閉經的患者,可以隨時進行測定,有助于找出閉經的原因。
黃體功能:在黃體中期測定黃體素(P),正常情況下,P峰值大于15ng/ml,P峰值大于10ng/ml提示排卵,P峰值小于10ng/ml提示黃體功能不全,P峰值小于5ng/ml提示無排卵。
睪酮(T)和催乳素(PRL):高水平的T或PRL都可以導致不孕,所以這是常規檢查。
如果有必要,可以檢查甲狀腺、腎上腺和胰島素系統,并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3)子宮輸卵管通暢試驗:碘水造影可以在X光下動態觀察子宮腔和輸卵管的形態、走向以及造影劑的彌散情況,如果有必要,可以進行宮腔鏡、腹腔鏡檢查,并及時治療宮腔粘連、宮腔息肉、黏膜下肌瘤等病變。
4)試驗移植:在促排卵用藥前一個周期的黃體期進行試驗移植,目的是了解子宮腔的方向、深度以及宮頸與宮體間的角度,并做詳細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