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做
試管嬰兒的過程中,每一步都非常重要,都對妊娠結果有很大影響。當我們在胚胎培養的時候,有些患者會疑問,為什么當時受精說有10個受精卵,怎么現在只有7個可以移植呢?這些胚胎都去哪里了呢?什么樣的胚胎才可以移植?是用什么標準挑選胚胎呢?
試管嬰兒過程中,從取卵到受精成功形成受精卵,最后養成3日胚/5日胚,這每一步的生長過程,都會有損耗,有些可能是中途自己停止了生長,有些可能是生長速度與形態達不到標準,那么這些胚胎就是質量不達標的,具體從以下方面來看。
一、胚胎發育速度
正常發育的胚胎,起生長速度一般是在第二天時發育為2-6個細胞,在第三天會發育至7-8個細胞,第4天會發育為桑葚胚;第5天胚胎應發育為囊胚。如果這過程中,發育遲緩或者生長過快的胚胎都不是最適合移植的。評估囊胚期胚胎質量的主要參考指標為囊胚腔的擴張程度、內細胞團形態學特征和滋養層細胞的形態學特征。國際醫療比較公認的是在第5天形成的囊胚,其發育潛能要比第6天發育形成的囊胚更好。因此,對于新鮮周期行囊胚培養后移植的不孕癥患者,優先考慮D5天完全擴張的囊胚。對于冷凍周期移植,解凍時同樣會優先解凍D5天的囊胚,其次D6天囊胚。
二、胚胎形態
胚胎形態包括每個細胞大小是否一致、形態是否相似、是否相互對稱。大小一致、形態對稱的胚胎,移植后著床成功率比其他的胚胎更高。卵裂期胚胎質量主要參考指標有卵裂球數目、胚胎碎片、卵裂球的均一性、有無多核化,其他如卵裂球的形狀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胚胎的優劣。卵裂球數目是評估細胞優劣最重要的一個指標,胚胎發育過快或過慢均會影響妊娠結局。
其次碎片的生成是細胞凋亡的征象,當胚胎受到自身原因或體外環境壓力時,會產生DNA修復機制,排出對機體有害的細胞成分,導致碎片的生成。所以碎片越多的胚胎,生長潛力可能越差,一般實驗室會把碎片體積少于胚胎體積5%的胚胎認為是優質胚胎,25%以下是可以用的胚胎,碎片體積大于50%的胚胎一般不不能進行移植。
以上主要是根據胚胎可視化的外形寄生長速度來判斷其質量優劣,但是胚胎質量跟胎兒質量是完全兩回事,只是相對來說形態好、生長佳的胚胎移植成功率更高。但是對于后續判斷,以現代醫學水平,也不能做出決定,而且也有質量不是很好的胚胎最終著床的情況,無論怎樣,大家要保持好的心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