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鰻(學名:muraenesox cinereus)是海鰻科、海鰻屬魚類。體延長,軀干部近圓筒狀,尾部側扁。頭大,錐狀。吻尖長。體長為體高之17.8倍,頭長的6.5倍;尾長為頭與軀干之1.4倍;頭長為吻長之3.3倍;吻長為眼徑之3.1倍;頭長為眶間區之8.2-8.7倍;肛門前之側線孔40-47。
海蚌,海產雙殼貝類,福建、江蘇、浙江俗稱海蚌,廣東、香港稱貴妃蚌。營養豐富,富含優質蛋白質和氨基酸,甘脆嫩滑,為人民大會堂國宴膳品。海蚌是福建福州市的特產,主產區在福州長樂區湖南鎮海域,因一直是漳港商販代為銷售,又稱漳港海蚌。
鰲花魚又名鱖魚、桂魚、季花魚等,為肉食性兇猛魚類,也是淡水中的珍貴魚類。其肉質細嫩鮮美, 刺少肉厚,營養價值很高,分布于除青藏高原的全國各水系中。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《漁歌子》寫下的著名詩句“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”,贊美的就是這種魚。
多寶魚是大菱鲆(Scophthalmus maximus) 的英譯名兼商品名,又叫歐洲比目魚,英文名Turbot。大菱鲆屬于鰈形目、鲆科、菱鲆屬,主要產區位于大西洋東側沿岸,是東北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貴低溫經濟魚種之一。 1992年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首次引入中國 ,目前已成為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主要養殖品種。
鰈魚又叫比目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,捕食小魚蝦。它們特別適于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。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。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,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;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。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。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,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。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,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。潮汕地區常用的,用于包餃子用的“鐵脯”其實就是鰈魚干,用鰈魚曬干所制。
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,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。在我國北起遼河南至珠江,漫長的海岸線上廣泛分布,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,口感最鮮美。一般來說,大閘蟹特指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。現引種到各大湖區都有培育養殖 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苗,長成幼蟹后,逆長江洄游,生長在長江下游一帶的湖河港汊中。
鲅魚學名“藍點馬鮫”,我國的渤海、黃海、東海以及朝鮮近海是其主要分布地。其體態光滑嬌美,呈紡錘形,一般體長0.3~0.5米,最長可達1米,背部為藍黑色,布滿藍色斑點,腹部為銀灰色,習慣于緊貼水面浮游,尾鰭與背鰭通常露出來。鲅魚有時還會躍出水面,鱗光閃閃,非常壯觀。鲅魚牙齒尖利,行動敏捷,生性兇猛,其流線型的身體使之游泳的速度奇快,經常成群追捕小型魚類,其中魚是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。